国际空间站:人类科技的巅峰国际政治的风口
2023年1月6日俄罗斯航天局局长尤里·鲍里索夫2022年7月26日表示,俄罗斯在2024年之后将退出与西方国家合作的国际空间站项目。“国际空间站”(ISS)是由美国、俄罗斯主导,共有16个国家参与建造和运行的大型国际合作空间基础设施,是目前在轨运行的最大空间平台。它是当前除地球之外唯一有人类存在的地方,它已超期服役多年却依旧在书写着人类历史。
自1998年正式开始建站以来,ISS已成功在轨运行20余年。ISS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94-1998年),准备阶段;第二阶段(1998-2000年),初期装配阶段;第三阶段(2000-2011年),主要装配阶段;第四阶段(2012年至今),应用和维护阶段。图为2022年3月30日,俄罗斯航天局发布国际空间站照片。
ISS最初设计寿命为15年,计划使用至2015年,鉴于其运行状态良好及巨大的应用价值,所以先后经历两次延寿,第一次延寿至2020年,之后计划工作至2024年。然而,ISS近年来在取得大量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发生了多起故障,如发生空气泄漏、氧气系统故障、厕所失灵等,为进一步延寿带来不确定性。图为2021年12月8日,国际空间站(ISS)飞过月球。
从2000年11月开始,ISS开始接受人员造访,至今一直保持有人驻守状态,截至2020年底,已接受来自19个国家的242人造访,累计执行了232次出舱任务,并在站上开展了约3000项科学实验,涉及人体学研究、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物理科学、技术开发与验证、地球与空间科学、教育等六大领域。图为2020年11月,英国业余摄影师Thomas Winstone用自制滤镜,拍摄国际空间站从太阳前穿过的路径。
近年来,美国宇航局低轨商业化总体战略意在逐步把低轨载人航天活动从国际空间站过渡到商业舱段。之所以重视这项商业战略,一个原因是其想要最终摆脱国际空间站,同时降低成本。这也会让该局腾出资源来实施探测规划,比如载人重返月球、深空探测等。美国宇航局希望在2025年前建立起有所增强的商业能力。图为2021年11月8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龙奋进”号船员拍摄了国际空间站的照片。
尽管ISS超期服役,每年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运营维护,但各国对其开发与利用的热情不减,如研制更加先进的飞船为空间站提供载人和货运补给服务;研制新型舱段,补充扩展空间站在轨能力;利用站上的特殊环境进行试验验证,改善地面技术的同时,为探索更远深空储备技术等。图为2022年4月18日,俄罗斯宇航员进行太空行走,在国际空间站安装机械臂。
阿波罗-联盟测试项目,史上第一次两国合作的载人航天项目,由美国和苏联于1975年7月执行。图为佛罗里达州梅里特岛肯尼迪航天中心,“奋进号”航天飞机执行STS-88任务执行前机组人员肖像。他们是俄罗斯RSA宇航员谢尔盖·K·克里卡列夫、美国NASA宇航员南希·J·库里、美国NASA宇航员杰里·L·罗斯、美国NASA宇航员罗伯特·D·卡巴纳、美国NASA宇航员弗雷德里克·W·斯特尔科、美国NASA宇航员詹姆斯·H·纽曼。
在规划“和平号” 时,苏联也曾计划建造和平2号空间站。同时期,美国的天空实验室再入大气层,航天飞机随后首飞成功,美国宇航局开始构思“自由号”空间站。随着1991年苏联解体,同时美国在阿波罗登月计划结束后经费紧张,这两个项目均在推进中遇到了困难。1993年,经过数次会谈,国际空间站这一计划终于水落石出。图为1995年11月15日,太空,美国宇航局的STS-74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与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再次对接。
昔曰太空竞赛打得不可开交的两大航天强国决定携手共建如此规模的航天器,美国宇航局局长丹尼尔·戈尔丁对此曾颇有深意地说:“同一个世界,同一个空间站。”图为1998年1月24日,航天飞机指挥官特伦斯·威尔卡特(右)和和平号航天飞机指挥官阿纳托利·索洛维耶夫(左)在打开奋进号航天飞机和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之间的舱门后拥抱。
太空中的生活是有严格规律性的。国际空间站每天要经历16次曰出和曰落,因此在夜间会将舷窗遮盖起来,给航天员营造黑暗的休息环境。在周末及节假曰,航天员可以自由安排娱乐活动。他们可以通过看电影、听音乐、看书、打牌等常规娱乐活动来消遣时光。航天员的主要工作就是进行科学研究。国际空间站是极好的科研平台。图为2001年3月18日,宇航员在命运号太空舱举行了电视直播的告别仪式后拥抱。
2001年4月28日下午3时37分,来自美国加州的富豪丹尼斯·蒂托和两名俄罗斯宇航员,乘俄罗斯“联盟号”宇宙飞船,顺利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基地升空升上太空。至此,蒂托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自费进入太空的太空游客。为了这次旅行,蒂托支付了2000万美元,在太空停留了8天。
2007年8月19日,在地球地平线和黑暗的太空背景下,国际空间站在远离奋进号航天飞机时显得非常小。
国际空间站上开展多项科学研究对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半导体晶体制造、石化工业催化剂甚至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等深入到社会各行各业的革新技术,都有国际空间站的功劳。国际空间站是有史以来人类建造过最昂贵的单件物品,总成本接近2000亿美元,但它对于人类科技进步的贡献却是无价的。资料图:ISS在轨结构示意图
当地时间2022年7月26日,俄罗斯莫斯科,在俄罗斯航天局发布的这段视频中,一名员工正在科罗廖夫的科罗廖夫火箭和空间公司(能源公司)组装科学和能源模块,该模块将成为俄罗斯轨道服务站(ROSS)的核心,新的国家空间站将于2030年开始运行。在2024年后退出国际空间站项目的决定已经做出。届时将开始组建俄罗斯轨道服务站。这将成为俄国家航天公司在载人航天领域的主要优先事项。
国际空间站,站在人类科技的巅峰,也立于政治的风口浪尖之上。图为2011年3月28日消息,俄罗斯宇航员Dmitry Kondratyev(中)、欧洲航天局宇航员Paolo Nespoli 和美国航天局宇航员Cady Coleman在货运飞船HTV2号内展示亲手折的纸鹤,为日本大地震的灾民祈福。
2013年10月24日消息(具体拍摄时间不详),美国宇航员Karen Nyberg、俄罗斯宇航员Fyodor Yurchikhin和欧洲航天局宇航员Luca Parmitano在国际空间站实验室中大玩“千手观音”。
2014年6月18日消息,国际空间站上宇航员Reid Wiseman、 Steve Swanson 以及Alexander Gerst看了十分钟的世界杯足球赛直播。国际空间站的三位宇航员在世界杯前录制视频,祝福所有参加世界杯的球队和球员。三位宇航员中有一位是德国球迷,还有一位是美国球迷。
俄罗斯宇航员2018年2月2日在国际空间站外进行了创纪录的太空行走,但却把一个重要的天线装错了位置。这次繁琐的作业,无意中将俄罗斯宇航员在太空舱外工作时间纪录延长了6分钟。当时的世界纪录为8小时56分钟,由美国宇航员詹姆斯·沃斯和苏珊·赫尔姆斯保持。
2019年10月18日,美国宇航局(NASA)的两名女性宇航员于进行首次全女性太空行走任务,克里斯蒂娜·科赫和地球来了张。照片中清晰地显示了地球蓝色的曲线名宇航员戴口罩训练,为“联盟MS-17”号发射做准备。
2020年10月23日讯,这张由美国宇航局于2020年10月22日在推特上发布的照片显示,国际空间站(ISS)成员凯特·鲁宾斯(Kate Rubins)指着写着“ISS投票箱”的牌子。10月22日,一名美国宇航员在距离地球253英里(408公里)的国际空间站上投票,表达了自己在总统选举中的声音。
东京奥运会闭幕式上的巴黎八分钟,宣告着奥运会正式进入了巴黎时间。在巴黎八分钟里,最让人好奇的,莫过于那段宇航员来自太空的演奏。演奏者是欧洲航天局的宇航员Thomas Pesquet,他在国际空间站的穹顶,用萨克斯奏响马赛曲的最后一段旋律,透过他身侧的窗户可以看到几百公里外的地球。
当地时间2021年10月11日,宇航员安东·什卡普列罗夫、女演员尤利娅·佩尔西尔德和电影导演克林姆·希彭科在国际空间站中。他们是俄罗斯一部电影的摄制组。两名电影工作者此行是为了拍摄故事片《挑战》,这将是电影史上首次有专业演员在太空拍片。
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新闻局2021年12月31日发布公告称,发现了国际空间站“星辰”号服务舱的最后一处漏气点,并有能力对其进行修补。调查显示,漏气事故是一名美国宇航员故意为之,为的是引发事故以便能早日返回地球。图为: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星辰”号服务舱里。
2021年12月8日,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俄罗斯宇航局宇航员亚历山大·米苏尔金、日本亿万富翁前泽友作和电影制片人平野洋三乘坐俄罗斯“联盟”号飞船,于日本时间8日16时30分左右从哈萨克斯坦升空。这将是日本民间人士首次进入国际空间站停留。
意大利女宇航员萨曼莎·克里斯托弗雷蒂,是欧洲首名女宇航员,她于2022年首次前往国际空间站, 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意大利女性。
2022年7月21日,一名欧洲宇航员和一名俄罗斯宇航员从国际空间站出舱进行联合太空行走,这是20多年来俄欧双方首次进行这样的联合行动。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联合行动正值俄罗斯与美国及其盟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因俄乌冲突不断升级之际,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一再表示冲突并未影响太空合作。在2009年,一名美国宇航员和一名俄罗斯宇航员也进行了联合太空行走。
当地时间2022年3月30日,美国宇航员马克·范德·海与两名俄罗斯宇航员乘坐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如期返回地球。报道称,范德·海在2021年4月前往国际空间站,是在太空连续停留时间最长的美国宇航员。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对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按期将美国宇航员范德·海安全带回地球表示了感谢。时值俄乌冲突之际,美国宣布实施了一轮又一轮惩罚性制裁,试图阻止俄罗斯获得航空航天和科技产品。
2022年7月22日,俄罗斯莫斯科,俄罗斯宇航员安娜·基基娜(Anna Kikina)接受培训,她将与两名美宇航员和一名日本宇航员乘坐“龙飞船”前往,预计从佛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罗斯联邦航天局(Roscosmos)15日宣布签署一项协议,整合协调前往国际空间站的飞行,允许俄宇航员乘坐美国制造的航天器,以换取美宇航员能够乘坐俄联盟号飞船。
身处国际空间站的太空宇航员总能带来一些令人惊叹的美照。2015年9月23日消息,NASA又公布了一张于当地时间7月19日拍摄的巴哈马群岛Great Exuma Island照片,除了令人惊叹的景色之外,还能看到一架正在空中飞行的飞机。 NASA写道:“感谢宇航员在失重状态下也能这么好地固定、控制住长镜头,这张照片完全可以看清一架飞机和两条尾迹云。”
2019年7月13日报道,正在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的NASA宇航员科赫(Christina Koch)10日在推特上分享图片——由城市灯光,星星,雷暴,甚至是卫星信号组成。她将这张图片命名为“星夜2.0”,来致敬梵高的名画《星夜》。
2020年7月26日,宇航员Doug Hurley从太空拍摄飓风“汉娜”。
2021年11月4日,宇航员托马斯·佩斯凯捕捉到他所说的目前国际空间站(ISS)任务中所经历的最大的极光。(综合:新华社、参考消息、国际太空、太空探索等)
俄罗斯航天局局长尤里·鲍里索夫2022年7月26日表示,俄罗斯在2024年之后将退出与西方国家合作的国际空间站项目。“国际空间站”(ISS)是由美国、俄罗斯主导,共有16个国家参与建造和运行的大型国际合作空间基础设施,是目前在轨运行的最大空间平台。它是当前除地球之外唯一有人类存在的地方,它已超期服役多年却依旧在书写着人类历史。
自1998年正式开始建站以来,ISS已成功在轨运行20余年。ISS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94-1998年),准备阶段;第二阶段(1998-2000年),初期装配阶段;第三阶段(2000-2011年),主要装配阶段;第四阶段(2012年至今),应用和维护阶段。图为2022年3月30日,俄罗斯航天局发布国际空间站照片。
ISS最初设计寿命为15年,计划使用至2015年,鉴于其运行状态良好及巨大的应用价值,所以先后经历两次延寿,第一次延寿至2020年,之后计划工作至2024年。然而,ISS近年来在取得大量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发生了多起故障,如发生空气泄漏、氧气系统故障、厕所失灵等,为进一步延寿带来不确定性。图为2021年12月8日,国际空间站(ISS)飞过月球。
从2000年11月开始,ISS开始接受人员造访,至今一直保持有人驻守状态,截至2020年底,已接受来自19个国家的242人造访,累计执行了232次出舱任务,并在站上开展了约3000项科学实验,涉及人体学研究、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物理科学、技术开发与验证、地球与空间科学、教育等六大领域。图为2020年11月,英国业余摄影师Thomas Winstone用自制滤镜,拍摄国际空间站从太阳前穿过的路径。
近年来,美国宇航局低轨商业化总体战略意在逐步把低轨载人航天活动从国际空间站过渡到商业舱段。之所以重视这项商业战略,一个原因是其想要最终摆脱国际空间站,同时降低成本。这也会让该局腾出资源来实施探测规划,比如载人重返月球、深空探测等。美国宇航局希望在2025年前建立起有所增强的商业能力。图为2021年11月8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龙奋进”号船员拍摄了国际空间站的照片。
尽管ISS超期服役,每年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运营维护,但各国对其开发与利用的热情不减,如研制更加先进的飞船为空间站提供载人和货运补给服务;研制新型舱段,补充扩展空间站在轨能力;利用站上的特殊环境进行试验验证,改善地面技术的同时,为探索更远深空储备技术等。图为2022年4月18日,俄罗斯宇航员进行太空行走,在国际空间站安装机械臂。
阿波罗-联盟测试项目,史上第一次两国合作的载人航天项目,由美国和苏联于1975年7月执行。图为佛罗里达州梅里特岛肯尼迪航天中心,“奋进号”航天飞机执行STS-88任务执行前机组人员肖像。他们是俄罗斯RSA宇航员谢尔盖·K·克里卡列夫、美国NASA宇航员南希·J·库里、美国NASA宇航员杰里·L·罗斯、美国NASA宇航员罗伯特·D·卡巴纳、美国NASA宇航员弗雷德里克·W·斯特尔科、美国NASA宇航员詹姆斯·H·纽曼。
在规划“和平号” 时,苏联也曾计划建造和平2号空间站。同时期,美国的天空实验室再入大气层,航天飞机随后首飞成功,美国宇航局开始构思“自由号”空间站。随着1991年苏联解体,同时美国在阿波罗登月计划结束后经费紧张,这两个项目均在推进中遇到了困难。1993年,经过数次会谈,国际空间站这一计划终于水落石出。图为1995年11月15日,太空,美国宇航局的STS-74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与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再次对接。
昔曰太空竞赛打得不可开交的两大航天强国决定携手共建如此规模的航天器,美国宇航局局长丹尼尔·戈尔丁对此曾颇有深意地说:“同一个世界,同一个空间站。”图为1998年1月24日,航天飞机指挥官特伦斯·威尔卡特(右)和和平号航天飞机指挥官阿纳托利·索洛维耶夫(左)在打开奋进号航天飞机和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之间的舱门后拥抱。
太空中的生活是有严格规律性的。国际空间站每天要经历16次曰出和曰落,因此在夜间会将舷窗遮盖起来,给航天员营造黑暗的休息环境。在周末及节假曰,航天员可以自由安排娱乐活动。他们可以通过看电影、听音乐、看书、打牌等常规娱乐活动来消遣时光。航天员的主要工作就是进行科学研究。国际空间站是极好的科研平台。图为2001年3月18日,宇航员在命运号太空舱举行了电视直播的告别仪式后拥抱。
2001年4月28日下午3时37分,来自美国加州的富豪丹尼斯·蒂托和两名俄罗斯宇航员,乘俄罗斯“联盟号”宇宙飞船,顺利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基地升空升上太空。至此,蒂托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自费进入太空的太空游客。为了这次旅行,蒂托支付了2000万美元,在太空停留了8天。
2007年8月19日,在地球地平线和黑暗的太空背景下,国际空间站在远离奋进号航天飞机时显得非常小。
国际空间站上开展多项科学研究对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半导体晶体制造、石化工业催化剂甚至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等深入到社会各行各业的革新技术,都有国际空间站的功劳。国际空间站是有史以来人类建造过最昂贵的单件物品,总成本接近2000亿美元,但它对于人类科技进步的贡献却是无价的。资料图:ISS在轨结构示意图
当地时间2022年7月26日,俄罗斯莫斯科,在俄罗斯航天局发布的这段视频中,一名员工正在科罗廖夫的科罗廖夫火箭和空间公司(能源公司)组装科学和能源模块,该模块将成为俄罗斯轨道服务站(ROSS)的核心,新的国家空间站将于2030年开始运行。在2024年后退出国际空间站项目的决定已经做出。届时将开始组建俄罗斯轨道服务站。这将成为俄国家航天公司在载人航天领域的主要优先事项。
国际空间站,站在人类科技的巅峰,也立于政治的风口浪尖之上。图为2011年3月28日消息,俄罗斯宇航员Dmitry Kondratyev(中)、欧洲航天局宇航员Paolo Nespoli 和美国航天局宇航员Cady Coleman在货运飞船HTV2号内展示亲手折的纸鹤,为日本大地震的灾民祈福。
2013年10月24日消息(具体拍摄时间不详),美国宇航员Karen Nyberg、俄罗斯宇航员Fyodor Yurchikhin和欧洲航天局宇航员Luca Parmitano在国际空间站实验室中大玩“千手观音”。
2014年6月18日消息,国际空间站上宇航员Reid Wiseman、 Steve Swanson 以及Alexander Gerst看了十分钟的世界杯足球赛直播。国际空间站的三位宇航员在世界杯前录制视频,祝福所有参加世界杯的球队和球员。三位宇航员中有一位是德国球迷,还有一位是美国球迷。
俄罗斯宇航员2018年2月2日在国际空间站外进行了创纪录的太空行走,但却把一个重要的天线装错了位置。这次繁琐的作业,无意中将俄罗斯宇航员在太空舱外工作时间纪录延长了6分钟。当时的世界纪录为8小时56分钟,由美国宇航员詹姆斯·沃斯和苏珊·赫尔姆斯保持。
2019年10月18日,美国宇航局(NASA)的两名女性宇航员于进行首次全女性太空行走任务,克里斯蒂娜·科赫和地球来了张。照片中清晰地显示了地球蓝色的曲线名宇航员戴口罩训练,为“联盟MS-17”号发射做准备。
2020年10月23日讯,这张由美国宇航局于2020年10月22日在推特上发布的照片显示,国际空间站(ISS)成员凯特·鲁宾斯(Kate Rubins)指着写着“ISS投票箱”的牌子。10月22日,一名美国宇航员在距离地球253英里(408公里)的国际空间站上投票,表达了自己在总统选举中的声音。
东京奥运会闭幕式上的巴黎八分钟,宣告着奥运会正式进入了巴黎时间。在巴黎八分钟里,最让人好奇的,莫过于那段宇航员来自太空的演奏。演奏者是欧洲航天局的宇航员Thomas Pesquet,他在国际空间站的穹顶,用萨克斯奏响马赛曲的最后一段旋律,透过他身侧的窗户可以看到几百公里外的地球。
当地时间2021年10月11日,宇航员安东·什卡普列罗夫、女演员尤利娅·佩尔西尔德和电影导演克林姆·希彭科在国际空间站中。他们是俄罗斯一部电影的摄制组。两名电影工作者此行是为了拍摄故事片《挑战》,这将是电影史上首次有专业演员在太空拍片。
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新闻局2021年12月31日发布公告称,发现了国际空间站“星辰”号服务舱的最后一处漏气点,并有能力对其进行修补。调查显示,漏气事故是一名美国宇航员故意为之,为的是引发事故以便能早日返回地球。图为: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星辰”号服务舱里。
2021年12月8日,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俄罗斯宇航局宇航员亚历山大·米苏尔金、日本亿万富翁前泽友作和电影制片人平野洋三乘坐俄罗斯“联盟”号飞船,于日本时间8日16时30分左右从哈萨克斯坦升空。这将是日本民间人士首次进入国际空间站停留。
意大利女宇航员萨曼莎·克里斯托弗雷蒂,是欧洲首名女宇航员,她于2022年首次前往国际空间站, 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意大利女性。
2022年7月21日,一名欧洲宇航员和一名俄罗斯宇航员从国际空间站出舱进行联合太空行走,这是20多年来俄欧双方首次进行这样的联合行动。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联合行动正值俄罗斯与美国及其盟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因俄乌冲突不断升级之际,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一再表示冲突并未影响太空合作。在2009年,一名美国宇航员和一名俄罗斯宇航员也进行了联合太空行走。
当地时间2022年3月30日,美国宇航员马克·范德·海与两名俄罗斯宇航员乘坐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如期返回地球。报道称,范德·海在2021年4月前往国际空间站,是在太空连续停留时间最长的美国宇航员。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对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按期将美国宇航员范德·海安全带回地球表示了感谢。时值俄乌冲突之际,美国宣布实施了一轮又一轮惩罚性制裁,试图阻止俄罗斯获得航空航天和科技产品。
2022年7月22日,俄罗斯莫斯科,俄罗斯宇航员安娜·基基娜(Anna Kikina)接受培训,她将与两名美宇航员和一名日本宇航员乘坐“龙飞船”前往,预计从佛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罗斯联邦航天局(Roscosmos)15日宣布签署一项协议,整合协调前往国际空间站的飞行,允许俄宇航员乘坐美国制造的航天器,以换取美宇航员能够乘坐俄联盟号飞船。
身处国际空间站的太空宇航员总能带来一些令人惊叹的美照。2015年9月23日消息,NASA又公布了一张于当地时间7月19日拍摄的巴哈马群岛Great Exuma Island照片,除了令人惊叹的景色之外,还能看到一架正在空中飞行的飞机。 NASA写道:“感谢宇航员在失重状态下也能这么好地固定、控制住长镜头,这张照片完全可以看清一架飞机和两条尾迹云。”
2019年7月13日报道,正在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的NASA宇航员科赫(Christina Koch)10日在推特上分享图片——由城市灯光,星星,雷暴,甚至是卫星信号组成。她将这张图片命名为“星夜2.0”,来致敬梵高的名画《星夜》。
2020年7月26日,宇航员Doug Hurley从太空拍摄飓风“汉娜”。
2021年11月4日,宇航员托马斯·佩斯凯捕捉到他所说的目前国际空间站(ISS)任务中所经历的最大的极光。(综合:新华社、参考消息、国际太空、太空探索等)